內容目錄
為什麼要懺悔
懺悔,包括懺和悔兩方面。「懺」之意是懺『過去』,「悔」是『未來別再作』。
「業」指的是我們的一舉一動及起心動念,所有的一切造作都稱做「業」,
而「障」就是障礙,「業障」就是指障礙我們的業力。
「業障」即自身的業果,是由惡因所帶來的人生障礙、不順。
如果積累了很多的惡業,則會阻擋未來的道路,惡業的遮擋和障礙,將使事事不能順利。生活中遇到的許多不順之事,其實都是自身業障的顯現。因緣果報可能會遲到,但從來不會缺席。福氣是自己修來的,苦難也是自找的。
「業障」現前,應知「懺悔」消業積德,才能離苦得樂。
《地藏經》云:「佛告閻羅天子。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是大菩薩。於百千劫。頭頭救拔如是眾生。早令解脫。是罪報人乃至墮大惡趣。菩薩以方便力。拔出根本業緣。而遣悟宿世之事。自是閻浮眾生結惡習重。旋出旋入。勞斯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延伸閱讀:地藏經《閻羅王眾讚嘆品第八》)
《地藏經》云:「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淫。妄語。百千罪狀。」(延伸閱讀:地藏經《如來讚歎品第六》)
《地藏經》很清楚的說明了因果業報。過去我們曾經做過善、惡的因,未來就會產生善、惡的果。現在或許還沒有做惡,但是內心沒有去警覺觀照,就會升起貪、瞋、癡、慢、疑的想法,由想法產生行為造下許多彼此的冤業。
因此讀誦《地藏經》,會讓我們瞭解因果業報,生起懺悔的心 ,看到自己行為的過失,用心從懺悔中化解因果糾纏的關係。
有些惡緣因為一直糾纏,彼此都很累,有了懺悔,糾纏的緣才會消。彼此的生命體是互相環扣的,愛跟恨都是環扣在一起。萬事萬物都是能量的存在,業力也是能量,而能量只能轉化它不會消失。
所以,業力不敵願力。一個人業力愈大,願力就要更大,才能反轉。
用懺悔的力量,把業力轉化成願力,把黑暗轉化成光明。
個案分享
(為尊重個人隱私,姓名為代稱)
發生於2020年的秋天,那天是周末,本來與先生約好要一起去爬山,但自己突如奇來的無名火,把原本的行程搞砸了!
前一晚還和先生討論,期待周末要外出的好心情,沒想到一覺醒來都變了。
那天上午,先生發現我的情緒低落,我還以為是沒睡飽有起床氣,過一回兒就好了。沒想到,我的情緒愈來愈激動、愈來愈憤恨…對於先生的關心非常反感,覺得先生在找碴,甚至我還找各種假設性的問題與先生大吵,後來我憤怒的想打人,甚至用力的踹開門…
由於,先生多年來都有在學佛念佛,知道我不對勁!馬上祈請上師來幫忙。
那時,我清楚的看見了,那張憤怒猙獰的臉,是男的(本文簡稱大哥)。他要我付出代價的討報!大哥憤恨並指著我的臉怒吼,我過去世是如何殘忍的殺害他,另他承受了極大的折磨和痛苦!憑什麼要原諒我!他領有「黑令旗」,找了我好久,好不容易終於找到我了!
當下,上師引導,要我跪下,邊磕頭邊道歉。當時,我的心裏很難過也很害怕,因為我深刻的感覺到那位大哥滿滿的嗔恨、痛苦和不甘心。
現場充滿大哥淒涼的哀嚎聲,而我跪在地上大哭,眼淚和鼻涕控制不住整個潰堤,磕頭的瞬間,我滿滿的後悔和懺悔過去(前世)對大哥所造成的傷害,除了磕頭還有我誠心的「懺」和「悔」。
就在我真心懺悔痛哭到不能自己的時候,那股充斥全身憤恨的感覺突然消失了。同時,我也回到了原本自然平靜的狀態。我知道大哥願意放下宿世仇恨,願意跟隨諸佛菩薩學佛修行,早日得超生,早日得解脱,早日成佛!真正的離苦得樂。
每次回想起來,還是忍不住流淚,淚水裏有懺悔有感動有感恩,大哥事件給我很大的啟發!
原本我和先生會一起共修念佛,但我總是不上心,只是形式上的念佛,並沒有與佛相應,也就是不如法。
有時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懺什麼?念佛時,念頭紛飛,一下想工作、一下想待會吃什麼、一下想還有什麼事還沒做…,根本沒有悟到念佛和懺悔的殊勝之處。
大哥事件,是我第一次感覺到什麼是「真懺悔」。
仔細想想,自己任何的起心動念,任何的煩燥和不順,都有業因。自己要懺的,多的去了。
感恩大哥給我的啟發和願意原諒我;
感恩上師的引領給我學習懺悔的機會;
感恩先生的協助帶我實修懺悔的過程;
感恩所有的神聖臨在;感恩上天賜予的恩典;
感恩宇宙的安排;感恩這個事件帶來的禮物。
近幾年,雖然身兼兩份工作也算忙碌,但我每日堅持念誦千遍的「地藏菩薩聖號」回向,每逢十齋日會再讀誦「地藏經」。有時,持聖號或誦經時,會有滿滿的感動和落淚,這是佛菩薩的慈悲在加持我們,我們相應了,所以感動流淚了。
大家看過哈利波特就知道,九又四分之三月台(Platform 9¾),就是一個不同維度的平行世界。當我們不再是麻瓜時,才明白原來大腦知道的很有限,一直在有形的物質世界打轉,日復一日。
在我接觸佛法後,透過修行淨化和學習,自己開始能覺察到各種能量的存在,事業和家人也開始改善,漸入佳境,才瞭解真正左右我們命運的根源,在法界。
大家不要小看誦經持咒的功用。誦經持咒最大的作用,是幫助化解業力與對自己造成的「障礙影響」。而誦經持咒所產生的能量,可穩定我們自身氣場的能量頻率,且將自己的意識提昇成高維意識,並轉化我們累世的負面習氣。
咒語的力量,超乎你的想像!唯除一事,「於咒生疑者,連小罪都不得滅。」
「懺」,可以對治「業」。通過懺悔,祈請佛菩薩的加持來化解業力;而「悔」,是不再繼續犯錯。「懺悔」可以消業障。懺悔的效果,主要取決於懺悔的方法和力量。
一般人誦經持咒的信心,時有時無,若有若無,或是時過境遷,就淡忘了,或是有求不應,就懷疑了。這是一般人的常態。沒經鍛鍊,信心是不會堅定的。
如果你正在面臨任何一項障礙:諸事不順,身心俱疲,家庭不和睦,工作不如意,婚姻出現瓶頸,親子關係疏離…。或有厭世感,感覺被全世界拋棄,彷彿全世界與你為敵…。
不用懷疑,「誠心懺悔」是你最好的選擇!
當你生氣時,盯住鏡中生氣的嘴臉,坐下來好好的看,問它是什麼?也許你正處於盛怒之下想要施展暴力,但先別那麼做,先坐下來問它是什麼?它在哪裡?誠心懺悔與自己和解(與這股能量和解),頓時你會發現生氣不見了,你的憤怒只是一種反應,是許多相互依存之因緣的顯現而已!這可以用在任何負向的心靈狀態上,如執著、慾望、妒嫉等……。
原諒那些傷害你的人,用慈悲心去祝福他們。
因為即便過錯是別人的,但業障一定是自己的。
凡事都有因果,你給別人的一切,又會回到你身上!

《華嚴經》懺悔偈
很多人在誦念懺悔偈時深受感動,涕淚交流,不能自己,可見懺悔偈有很大的力量,其意義也很深遠。若能經常受持讀誦,我們只要有一念懺心,佛菩薩就會來幫助,真的是“感應道交,絲毫不爽”。
「往昔所造諸惡業」
從累生累世以來,舉心動念,有意無意之間造下諸多惡業,如殺生、偷盜、邪淫、詐欺、妄語、打人,以及種種算計人的壞事,這些都會形成一種業力。不要認為這些壞事沒有人知道,過了就沒事了。「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這些罪業是不會消失的。解鈴還須繫鈴人,心病還得心藥醫,除非自己願意真心懺悔才能消融並轉化。
「皆由無始貪瞋癡」
無始就是沒有開始,亦沒有結束。肉身(小我)與生俱來皆有貪嗔癡。貪就是貪心欲念、嗔就是嗔心忿恨、癡就是愚癡無明。人有諸多的罪過,都是從內心的貪瞋癡所造下的。貪嗔癡滅不了,只能與之和平共存,覺察到了,就看著但不受牽制,不受影響。破無明,斷我執!無我,念頭就沒落腳處,就沒有貪瞋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
我們的行為有「身、語、意」三業,一切行為的緣起就是「起心動念」。從一念無明起,造作種種罪業。
「一切我今皆懺悔」
從今天起,對著佛菩薩發心立願,從今以後不再做這個錯事情,真心求懺悔,以滅除往昔的罪業。
「罪從心起將心懺」
罪業是從心裡生的,心就是指「自己」,指「念頭」。自己的念頭出來了,不要被念頭拉著走,那是妄心妄念造作出來的。覺察到念頭紛飛,就要懺。這個人身只是個載體終究要滅的,懺到肉身不是自己的、念頭不是自己的、一切都不是自己的。懺到每個細胞裏,把念頭、把自己,懺沒了,最後空了!自己和空氣、大地都是一體的,沒有「我」了,連「小我」也沒了。
「心若滅時罪亦亡」
自己和念頭都懺沒了,妄想妄心都懺沒了,罪也消了。
「心滅罪亡兩俱空」
自己和罪業都懺沒了,無我,空了。
「是則名為真懺悔」
這個業就懺掉了,所以念佛是真正的懺悔。

懺悔功德有多殊勝
從前有一位師父,我們稱他叫妙高峰禪師,他每次上課時都愛打瞌睡,為了懺悔自己的過錯,所以他跑到高山裡,在一處高聳獨立的石柱上禪坐,只要一打瞌睡,就會跌入深不見底的山谷,禪師用這樣嚴苛的方法對治自己的懈怠。
沒想到,有一天,他又打瞌睡了,就摔下深深的山谷。
護法韋馱菩薩見他精進修持,於是在禪師快要掉到谷底的危險之際,飛去將他抱了起來。
禪師聽韋馱菩薩說明後,得知因自己用功感召護法菩薩搭救,就心生高傲的問:「這世間像我這樣用功的人有多少?」
韋馱菩薩答:「世上像你一樣用功的人,有如恆河沙般數之不盡,但像你這樣用功卻又如此傲慢的,實在是少之又少。從現在開始,三十世內,我都不會再來護持你。」說完後便倏然離去。
後來,繼續禪坐的禪師仍然不敵睡意,結果再次摔落山谷。
掉下去時,禪師心想:「唉~自作孽不可活,摔死活該。」
就在快抵達谷底之瞬間,韋馱菩薩再次相救。
禪師問:「菩薩您不是說三十世都不理我了?怎麼現在會救我?」
韋馱菩薩答:「剛剛你一念懺悔,已經超過三十世。所以我才來救你。」
一念懺悔可以超越三十世。
所以,我們應當時時謹記,從日常生活中自我覺察,當有人說我們不對的時候,就要感恩別人的提醒。發心懺悔不再重蹈覆轍,即便是不小心妄語了,都要用心觀照、誠心懺悔,意識到錯誤就要悔改。
希望這個分享對你有幫助!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
可以根據所遇到的情況,
直接留言私訊我們:https://qtzen.zeabur.app/contact-us/
推薦延伸閱讀:
你有過懺悔後的法喜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與我們分享喔~
───────────────────────────
在量子的世界裏,我們從來就不是一個人
希望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
您並不孤單~量子禪緣與您共結法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