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命不好,而是沒有口德



厚德載物

「厚德載物」的意思就是,修行自己的品德,讓德行深厚,才能承載更多的外物(福報)。
也就是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承載並擁有「富足的物質」。

「品」是精神上的高貴,「富」是物質的擁有

所以,口德是道德的一部分,不積口德顯然是折損福報的表現。

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是口業。一個人的命運好不好,從他有沒有口德就看的出來。 

俗話說:禍從口出。

一個人最難管住的就是自己的嘴。素養跟天性率直是兩回事。

人這一輩子,缺德的事,可能不會經常去做;
但是,缺德的話,有可能天天都會說。

長年累月,你在世所積累的福報可能就這樣慢慢從你嘴裡跑光了,所以口業很重要。

所以,不要以為說話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說話沒口德的人,這輩子也是坎坷淒涼的,嘴上不積德,常口出惡言,最終是害了自己。

修煉口德,就是修煉自己的氣場,一身正氣才能好運多多!

口德好才能運勢好,運勢好才能少走彎路,多些成就。

惡言不出口,苛言不留耳,這是我們應該具有的修養。

口德


善護口業,不譏他過

口業、造口業是佛教經典業的一種,屬於身、口、意三業中的其中一業。

《地藏菩薩本願經》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講述:「未來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惡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語者。兩舌惡口者。毀謗大乘者。如是諸業眾生。必墮惡趣。」「如是等閻浮提眾生。身口意業。惡習結果。百千報應。」

以白話說,就是因為「語言」導致的「因果」。

根據佛教說法,十不善口業分為:妄語、兩舌、惡口和綺語;
十善業中的善口業分為: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和不綺語。

按照蕅益大師說法:兩舌、綺語、妄言、惡口,
得果報的力量最強大的就是「惡口」,尤其是在三寶的境界,要小心!

慎防「口業四惡」:

一、妄言,心口相違,欺誑他人。

二、綺語,世俗浮辭,增長放逸。

三、兩舌,離間兩頭,構起是非。

四、惡口,罵詈咒咀,令他不堪。

第一個,妄言,“心口相違,欺誑他人”。
你心中想的是一回事,講出來又是另一回事,
你的目的是要欺騙他人,得到一些個人的名利,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綺語,“世俗浮辭,增長放逸”。
你經常講一些沒有意義的話,當然在菩薩戒有開緣,
就是說,他這個人心情不好,你說說笑笑講一些開玩笑的話,
一時的方便,為了解他一時的煩憂,可以。除此之外,不要講太多綺語。

因為你綺語,開玩笑的話說多了,有個缺點言不威肅,你講話沒有力量,
以後你再跟你的同參道友講法的時候,人家聽不進去。
因為你那個話的力量被你破壞,沒有攝受力了,
你講什麼,人家根本不想聽,這個從菩薩道的角度就比較麻煩。

第三個,兩舌,“離間兩頭,構起是非”。
向此說彼,向彼說此,目的是勾起雙方的是非。
這種情況,會招感親友的乖離,會招感一種不和睦的眷屬。
家庭經常爭吵,就因為過去生有兩舌的過失。

第四個,惡口,“罵詈咒咀,令他不堪”。
用粗惡的言詞來罵詈,或者用不吉祥的言詞來詛咒對方,使令他身心感到難過不堪。
惡口跟邪淫一樣,惡口最明顯的果報是不端莊,也就是我們講的相貌醜陋。
補救的方法,就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要犯惡口。
想講話的時候先想一想,不要粗魯、不要衝動,多念佛,這是最好的懺悔方法。

口德


沒有口德,就沒有品德

有的人真的只是不懂表達,但若提醒了還不改的,就知道他的品行了。

當你提醒他時,他回給你負面的反應,還繼續這樣說,繼續用這種態度生活,對他人的感受不管不顧,這樣沒有品德的人,能力再好都沒用,因為“德不配位”。

我們所有的財富、智慧,我們的一切,老祖宗用一個字來代表叫「物」。

厚德才能承載萬物。

他們可能真的沒多壞(有部分是真壞),但從不會檢討自己,他們說話傷人卻理直氣壯,除了滿足了自己的一時口快,明知「損人不利己」還要說,理由就只有一個,那就是「自私」。

禍從口出,別讓毒舌毀了生活。


嘴上佔便宜,是最笨的行為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中說過一句話:「你說什麼樣的話,你就是什麼樣的人。」

這一點,我很認同,喜歡嘴上打壓別人的人,心胸必定狹隘。嘴巴惡毒的人,內心也不會多善良。

「刀子嘴豆腐心」不過是種藉口,安慰一下自己「我其實沒有多壞」,也順便騙騙別人:「話難聽,但是我善良」。

別以為心善就是善良,嘴巴尖銳傷人,你也算不上好人!

說實話,我從來不相信什麼刀子嘴豆腐心。

「言為心聲」你說什麼樣的話,就是什麼樣的人,但凡刀子嘴的,都有一顆刀子心。

明知道話難聽,還要堅持說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讓你不舒服。

哪有什麼刀子嘴豆腐心,不過全是利刃而已。

如果身邊有這樣的人,利用中傷他人,來愉悅自己,請千萬要遠離!

不只是保護自己,也是杜絕他人言語霸凌。

口德
©圖文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拒絕言語傷害,拒絕語言暴力

有時候,家長的一句話,孩子內傷一輩子。
可偏偏孩子還不能反抗,因為大人們總有理由:我是為你好。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還是大人們只是在發洩內心的不滿?

如果說,老師再不夠格也只會教人一陣子。
有些父母的刀子嘴,則毀了孩子的一輩子。

曾經有這樣一條新聞,讓人唏噓。

有位姑娘高考發揮失常,灰心難過…

可就在最需要安慰和鼓勵的時候,父親是這樣說的:考得這麼差,怎麼不去x啊!

於是孩子就真的跳了,這句話成了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個姑娘留下了一封遺書:「讓你失望了。」就因為父母的一句氣話,姑娘離去前還在愧疚。

天下的父母都盼著自己的孩子好,也比較篤定孩子不會恨父母,所以有時候特別隨心所欲,生氣了什麼難聽的話都說。

但在父母失控的那一刻,就是在用語言暴力懲罰孩子。

真正知道為孩子好的父母,只會耐心溝通,而不是把孩子當出氣筒。

所以,好好說話在每個家庭中太重要了。(延伸閱讀:一個家庭的破碎,從嘴賤的那位開始的!

文字往往沒有語言那麼粗暴,也容易讓對方接受。

如果家庭成員的「口頭」無法溝通,不妨試試用「文字傳達」,可能會出現很好的效果。



面對他人「毒舌」,你是如何反應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喔!

───────────────────────────

在量子的世界裏,我們從來就不是一個人

希望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

您並不孤單~量子禪緣與您共結法緣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