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當下」,是現代人最常掛在嘴邊的詞。
它是這個急促變化世界所衍生的凡人生活哲學~其論調大概如此:
「你看,這世界變化得多快,一切吉凶禍福,皆難預料,活著多麼無力!
與其患得患失、忐忑不安,不如活在當下,把握住那最真確無誤的東西吧! 」
而所謂,最真確無誤的東西,不過是指物質或感官帶來的愉悅與刺激。
吃美味的、穿好看的、玩刺激的…,這樣的人生才划得來。
「活在當下」不僅被誤解和誤用。
現代人花大量金錢滿足即時之欲,享受已成了很多人的「人生頭號大事」。
或許,大部份人還沒意識到生命有更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才索性將享樂視為生活的首要。
有人問達賴喇嘛:關於人性,最讓您感到驚訝的是什麼?
達賴喇嘛回答:
「人類,為了賺錢,他犧牲健康;
為了修復身體,他犧牲錢財;
然後,因擔心未來,他無法享受現在。
就這樣,他無法活在當下,
活著時,他忘了生命是短暫的,
死時,他才發現他未曾好好的活著。」

案例分享
(感謝同修分享)
我的父母年邁已有70歲了~但個性依然隨性,哪裏有美食、有好玩的、有錢就花、即便熬夜身體不適,只要當下能盡興就好。
因為父母覺得生老病死太無常,年紀那麼大了,趁還能玩就儘量玩、還能吃就儘量吃、還能喝就儘量喝,這是他們認知的活在當下。
去年,父親因視網膜剝離,手術開刀後,也順利的恢復正常生活。
當時,術後復健,每天除了上廁所、吃東西,幾乎都要趴著,不是趴桌上就是趴床上。
絕對禁止看手機,不能讓眼球移動,因為雙眼是一起動的。
似乎,人是健忘的,身體好了,時間一久,就會忘記當時的痛苦和折磨。
今年,父親右眼被診斷視網膜剝離,又要安排手術開刀了。
究其原因:「眼睛老化」、還有「血糖」和「血壓」影響,
另外還有一些醫院查看不到的原因,造成需要開刀修復眼睛。
眼睛老化更何況已是手術後,手機本就要少用少看,上一次眼睛開刀就知道的事。
父親每天光是轉發網路視頻,就不曉得看了多久的手機。
有時,親朋好友邀約吃好料,當下想吃就吃,導致血糖升高。
而糖尿病會引發視網膜病變,居家的血糖機變成父親不忌口投機的工具,
測出血糖過高了,再來加強控制飲食。然而,高血壓大部份也是從日常飲食影響的。
而母親,愛喝冰的,明知喝冰的很傷腎,會一邊咳還一邊喝,即便咳出尿來也要喝冰的。
因為脾胃太虛弱,食物營養不好吸收,身體也愈來愈瘦像個紙片人。
雖然知道脾胃要養護,早晨最好習慣喝熱粥調理,但還是依著自己的喜好飲食冰涼的食物。
即便雙腳已瘦弱乏力,走路會突然無力跪地,還是堅持要喝冰的。
若母親身邊有洗腎的病人,聽聽他們是怎麼過日子的,不曉得能否因此而保持高度警惕?
有次,見到友人年邁的父母親,年紀比我父母還大個幾歲。
因友人母親過去曾有中風的經歷,康復後這幾年來,已恢復正常正活,但一直持續自發性的定期復健不中斷。
友人長輩對於健康飲食也格外重視,凡是餐桌上太油的或炸物、甜食、冰飲…都非常堅持不吃不碰。也因此,身體至今恢復保持的很好,長輩夫妻倆還多次一同出國飛去歐美長途旅行,也都活動自如。
這讓我印象深刻!活在當下即是帶著覺知,專注,自律,有所為有所不為。
清楚當下,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了然於心。
面對父親、母親被病痛纏身,他們很無耐。事實上,關心他們的家人比他們更無耐。
很多對於活在當下的誤解,極盡所能的縱情享樂,終其一生瀟灑隨興?還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活在當下,取回力量
我們處在一個不斷被資訊分散注意力的時代,專心相對變得困難許多。
「活在當下」本是佛家禪宗用語。修行者若想體會禪的境界,首先要學習如何暫停腦海裡紛飛的念頭和思緒並嘗試收攝自己的心念,專注於當下所作的事。
活在當下的重點是「專注」。若能做到走路時專注走路,吃飯時專注吃飯,工作時專注工作,遊樂時專注遊樂…,便很不錯。
但常見的情況是~吃飯時想著工作,工作時又想著玩樂,這是最典型的沒有活在當下,也是都市人的精神常態。走路、坐車、工作、聊天皆心不在焉,精神浮躁不安。搭乘捷運和公車時,是最好閉目養神的時機,放眼望去幾乎所有人都在不停的滑手機。
很可惜。許多人對「活在當下」的理解,跟「活在當下」的本義相去甚遠。
禪宗的「活在當下」,原意是提醒我們「專注地享受當下正在作的事」;
現在卻變成「找喜歡的事來享受當下」。
感官的「享受」被肆意放大,內心的「專注」被刻意略去。
願你我都有活在當下的生命智慧!(延伸閱讀: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你有「活在當下」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喔!
───────────────────────────
在量子的世界裏,我們從來就不是一個人
希望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
您並不孤單~量子禪緣與您共結法緣
───────────────────────────